王老师 13582612718
王老师 13731188192
西柏坡党员培训中的“赶考”精神启示
发布时间:2025-05-07作者:西柏坡培训基地吕老师
在参加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的现场教学中,站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前,斑驳的木桌、泛黄的文件、朴素的土屋,仿佛在诉说着“两个务必”的谆谆教诲。这场特殊的党员培训,让我对“赶考”精神有了穿透时空的体悟: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提出的“进京赶考”,不仅是历史命题,更是永恒课题。新时代的党员干部,在西柏坡党员培训中接受精神补钙,就是要让“赶考”的清醒与坚定,成为奋进新征程的永恒姿态。
西柏坡党员培训的系统学习中,“赶考”精神的历史维度愈发清晰。1949年3月,面对即将执政的考验,党中央在土坯房里立下“不做寿、不送礼、少敬酒”的铁规,用最朴素的行动诠释“两个务必”的深意。培训中重走“赶考路”时,讲解员讲述的“六条规定”故事令人动容:从周恩来同志坚持退还老乡送的红枣,到任弼时同志病重仍坚持工作,这些细节印证着共产党人永远在“赶考”路上的政治自觉。这种将革命传统与现代治理相结合的培训方式,让历史智慧转化为新时代的行动指南。
“赶考”精神的当代价值,在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的互动教学中迸发火花。当我们在北庄村齐声高唱《团结就是力量》,在九月会议旧址研讨新时代党的建设,突然领悟到:新时代的“赶考”考场,就在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,在科技创新的实验室里,在化解矛盾的社区调解中。就像培训中观看的《西柏坡来电》情景剧揭示的真理:保持“赶考”心态,就要始终以“赶考”的敬畏对待权力,以“赶考”的执着践行宗旨,以“赶考”的清醒防范风险。
结业式上,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院长的话语振聋发聩:“新时代的‘赶考’没有终点站,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。”句话道破了“赶考”精神的永恒生命力。当我们带着这份精神印记返回工作岗位,要像当年走出西柏坡的先辈那样,把“赶考”意识融入血脉:在服务群众的窗口前常思“考官”期待,在攻坚克难时永葆“考生”心态,在成绩面前警惕“满分”幻觉。唯有如此,才能在西柏坡精神的指引下,交出让人民满意的新时代答卷。
西柏坡的松柏见证着历史,也守望着未来。这次刻骨铭心的西柏坡党员培训启示我们,“赶考”不是某个特殊时期的专属命题,而是共产党人永葆青春的基因密码。当我们在新时代长征路上继续跋涉时,要永远记得西柏坡土屋中那盏马灯的光芒——它不仅照亮过新中国的黎明,更指引着每个共产党员在“赶考”路上永不停歇的脚步。